2007年12月22日 星期六

丁亥年歲末讀《老子》有得 之(一) — 前言

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很好的機會把整本《老子》(也稱為《道德經》,老子著)從頭到尾細讀一遍,直到今年秋天辭了工作去長途旅行,才有那個時間把心情沉澱下來,去體會這個“玄之又玄”的經典。印度喜馬拉雅,是一個含糊的地理概念,大致上是指西藏高原與南亞次大陸的交界地帶。從行政上來區分,涵蓋了印度西北方的LadakhHimachal Pradesh和東北方的Sikkim等地。從文化上來看,這個地區多屬藏傳佛教地區,民風單純而質樸,頗有道家理想社會的樣貌。我帶著《老子》走過喜馬拉雅,在這個可能是世界上最接近“道”的地方,與古人做超越時空的心靈對話。雖然我距離“道”還有很遠的距離,但是本著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的想法,至少我距離“道”又近了一步。

作為先秦時代的古籍,《老子》的文體與時下的白話文相去甚遠,短短的五千多言充斥著許多上古用法的字、詞和道家的專有名詞,在閲讀上有相當的難度。《老子》的開宗明義第一章就丟出了“道”與“名”、“無”與“有”幾個難以理解的抽象概念,不知道多少人看了第一章,就沒有勇氣再看下去了。根據我的經驗,即使這次好不容易看出一點心得,下次看的心得可能又不一樣了。不用於一般的書籍,《老子》這種蘊含高度抽象性哲學概念的書籍,是需要一遍一遍反復地閲讀、思考,並且結合人生經驗去揣摩、去理解書中所要表達的一些概念境界,比如“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