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子》一書中的“道”是一個超越時空界限(第6章:谷神不死;第4章: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第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超越物質形象(第6章: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第34章: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的形而上哲學概念。“道”是絕對的、永無止境的(第25章: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是一切抽象、具象的天地萬物的本源(第4章:淵兮似萬物之宗;第25章:可以為天下母),主宰著天地萬物的變化(第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作為這樣的一個哲學概念,它顯然高於神論哲學中的造物主、天帝,並且超乎於唯心、唯物的討論範疇。為了避免人們太過執著於“道”這個字眼,老子給出了另外一個名詞-“大”( 第25章: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呼應了《老子》一書開宗明義就提到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相等於“道“,兩個字都被老子借用來為上述那個超乎一切的哲學概念命名(第25章: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由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老子所說的“道”有別於我們一般口語中的“道理”二字,它在道家學術中具有特定的定義。
2007年12月22日 星期六
丁亥年歲末讀《老子》有得 之(二) — “道”的概念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