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研讀道家學説的目的,無不是要去了解其中的奧妙所在,進而可以一步步臻於“道“的最高境界,從而把握事物變化的原理,達到無所不能的境地(第14章: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屆時就連鬼神也是在掌握之中的東西(第60章: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老子》一書中所提到的對“道“的運用散落在許多不同的章節中,其中大致可以分為修身、政治、軍事等三個方面,而有些重要的概念比如“不爭” 和前面所提過的“德”則是可以廣泛運用在多個方面的。在修身方面,最高的境界是近乎於赤子(第10章: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第55章:含德之厚,比於赤子…),看重的是嬰兒的無所欲求,自然也包含了“不爭”。而道教修行者的最高境界:童顔鶴髮,則是承襲了這樣的理想。心中無欲如嬰兒,自然身體也常保健康了。在政治方面,最高的境界是無為而治(第3章:為無為,則無不治),以達到「小國寡民...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第80章)」的地步。在軍事方面,著重為客兵不為主兵(第69章:吾不敢為主,而為客),這也是“不爭”原則的一個運用。
要注意到的是,雖然這些對“道“的運用在《老子》一書中有所偏向,但實際上運用起來並不是那麽局限。比如許多修身方面的運用可以被推廣為政治、軍事方面的運用,而許多運用在政治、軍事上的原則可以被運用在領導統馭等方面。“德”在前面已經提過了,就不再贅述,以下是我整理出來的幾個比較重要的對“道”的運用:
§守雌
老子把“守雌”的最高境界比喻為“玄牝”,達到了“玄牝”的境界,就能成爲天地萬物的根源(第6章: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在政治上,守雌者才能夠真正稱雄於天下(第28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第61章: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不爭
“不爭“可以視為“守雌”觀念的一個延伸,唯有“不爭“者才不會遭遇外來的競爭(第22章: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甚至反倒可以得到想要爭取的東西(第7章: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爭“的人遠離危險,因此“不爭“也是長生、常勝之道(第73章: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是老子極爲推崇的一種美德(第81章: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在政治上,善於採用低姿態的人可以成為萬民之長(第66章: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第68章:善用人者為之下)。在軍事上,“不爭“則被延伸為“哀兵必勝“的用兵原則(第69章:吾不敢為主,而為客…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不欲盈
“不欲盈“也是“守雌”觀念的一個推廣,它的範圍包含了金錢財產(第9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和為人處世等方面(第15章: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第41章: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窬,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第45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辯)。累積了太多的財物一方面難於管理,另一方面容易遭嫉,都不是常保之道。有一句老話:太過猶不及,就是說為人處世不要太過極端、太過執著於某些原則,否則會導致預期之外的結果。例如在人格上太過要求完美,往往會流於小仁小義,因此伯夷、叔齊的不食周粟會成為千古以來備受爭議的歷史公案,道家對這樣的行為並不以為然(《莊子•駢拇》: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下,盜跖死利於東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於殘生傷性均也)。
§守柔曰強、物壯則老
守柔曰強、物壯則老是相同道理的不同說法,是“不欲盈”這個觀念的一個延伸。老子認為,相較於剛強,柔弱才是趨近於道的(第40章:弱者,道之用)。能把握柔弱的道理,才是真正的剛強(第52章:守柔曰強),也才能常保生機(第76章: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在心理上的「弱其志(第3章)」、在生理上的「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第10章)」、在物理上的「上善若水(第8章)」都含有柔弱的表徵。如果不能保持柔弱,讓事物發展得過於壯大,衰老就會隨之而來。這樣就是遠離了“道”, 遠離了“道”就會提早結束它的生機(第30章:果而勿矜...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第55章:含德之厚,比於赤子。...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無為而治
“無為而治“是道家在政治方面最理想的境界。老子告訴我們要以“有為”來治理天下是不可能的(第29章: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所以要實行“無為”(第48章:取天下常以無事;第63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有為”則是相對於“無為”的一個概念,凡是不符合“無為”精神的做法都是“有為”。比如事必躬親和越權辦事都是“有為”的做法,會招致惡果(第74章: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老子在第3章提出了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等符合“無為”精神的原則,在第65章提出了消除人民過多的智巧的做法(第65章: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不過實際上要達到“無為而治”的境地並不是那麽容易。至於“無為“要怎麽為,是一個很大的學問。以個人的理解,我總結為「聖人抱樸以取天下,用器以為官長」,這就牽扯到了樸和器兩個概念的運用。我認為,能夠真正本著”樸”的精神來進行領導統馭,也就能做到「無為而治」。至於樸和器兩個概念的意義,爾後會加以説明。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真正的“無為”,就可以「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第47章)」,也就是雖然看似沒有什麽行動,一切卻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道家三寶
《老子》一書在闡述了道、德等重要的觀念以後,在整本書將近結尾的地方給出了“三寳”(第67章: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的概念。“三寳”集合了對“道”的運用的大成,老子在末尾給出了“三寳”的概念,使得讀者不會落入某些思維的泥淖,整本書變得深入淺出。以下分別對這“三寳”加以説明:
1. 慈
“慈”是“守雌”觀念的一個延伸,它的意思相當於“大仁”,也就是最大的“仁”,是《莊子•齊物論》中提到的「大仁不仁」的那種“仁”,因此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第5章)」的說法。“慈”在修身、政治上的應用,表現在無棄人、無棄物(第27章: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第49章: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第62章: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以德報怨(第63章: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第79章: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等方面。
2. 儉
“儉”是“不欲盈“概念的一個運用(第9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因為太過執著於某種愛好會導致很大的精神和金錢等方面的耗費,過多的佔有會導致更多的損失(第44章: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這些都不是長久之道,所以節儉是為人處世的一個很重要的好習慣(第59章:治人事天莫若嗇)
3. 不敢為天下先
“不敢為天下先“相當於前面所提過的“不爭”的概念。
其實“道”的運用並不局限於《老子》和其他諸多道家典籍所提及的方面,只要掌握了“道“的精神,它的應用幾乎是無限寬廣的。雖然“道”的作用是無窮的,但是在根本上還是歸結為一個“道”字。因此老子還提醒我們,在身體力行“道”的作用的同時,不能忘記回歸“道”的精神。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明和光、樸與器幾個觀念:
§明、光
明、光兩個字被用來闡述一些修身方面的概念。《老子》一書中的“明“這個字我理解為「洞悉一切事理的智慧」,也就是智慧的極致、最高的智慧(第16章:復命曰常。知常曰明;第52章:見小曰明;第55章: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光” 這個字則近乎於「智慧的光芒」,也就是智慧所帶給我們的好處。老子提醒我們要「用其光,復歸其明(第52章)」,在享受智慧帶來的好處的同時,別忘記它的根本所在。在這個科學發達的現代,人們根據某些科學原理創造了相關的技術,而後運用這些技術製造出帶給人們便利的科學產品。而技術發展到一定的地步難免會出現一些弊病,人們太執著於技術本身的結果,就是會忘記它的科學原理和初衷,也就是流於匠氣。這樣的本末倒置會造成技術本身的變質,違背了技術本身被創造的目的,人們也不再能夠從中獲得便利。
§樸、器
樸、器兩個字被用來闡述一些政治方面的概念。”樸”的原意是未經加工的木頭,引申為事物原始質樸的狀態,這是道家所推崇的一種社會狀態(第19章:絕聖棄智...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第32章: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 第37章: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器“是指名器制度(第28章:樸散則為器),包含了出現在真實世界中的行政組織、制度等等。任何形態的社會群體在剛開始的時候都是很單純的,並不需要太多的典章制度去維持它的運作。等到這個團體的人事複雜到一定的地步,鬆散的規定和成員相互間的默契不夠用的時候,就需要有一套更嚴密的管理制度來維持組織的運作。時間一久,原先的管理制度就會顯露出它的不足,必須加以修改、甚至是強化。原先約法三章式的規範逐漸變成了繁瑣的條例,而再繁瑣的條例也不可能涵蓋一切,難免會隱含一些漏洞、甚至會出現自身的矛盾,紊亂就由此而生。老子看到了這一點,他提醒我們在運用這些名器制度的時候,不要忘記本著”樸”的精神(第28章: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故大制不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