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4日 星期四

陽明心學概觀

最近讀了錢穆寫的《王守仁》,對於陽明心學的内容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在此作個筆記。王陽明的心學於「龍場悟道」之後正式成形。話説先生當年被貶謫到當時屬於蠻夷瘴癘之地的貴州龍場驛,在困頓潦倒之際,他在心裏面自問:「要是聖人處在這樣的境地,他們會怎麽樣呢?」而後突然大徹大悟,當時正值夜半時分,大 叫地從床上跳了起來,周遭的人都被嚇了一跳。

陽明心學有兩個重要的基本概念—良知與知行合一:
§良知:
關於「良知」的定義,陽明先生說:
「知善知惡是良知。」
「良知是天理昭明靈覺處,故良知即是天理。」
「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
而求生、求愛是人心的自然取向,助長生和愛的就是善的,摧殘生和愛的就是惡的。因此我們可以推知,良知是心體的自然流露,人心也是天理所在 。因此人們所推崇的孝、弟、忠誠等良好的德行都只是人心的自然流露,所以先生說道:
「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也就是說,一切的美德以至於天理都要從自己的内心追尋。

§知行合一:
陽明先生認爲,知和行兩者在本體上是合一的。比如人心的「好好色、惡惡臭」,也就是說對善的、美的事物的喜歡和對惡的、醜的事物的厭惡是人心自然會流露出來的反應,因此可知道知和行本是一體的。至於無法達到知行合一的狀況,是因爲被兩者被「私欲」隔斷了。先生說道: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知道了而不實行,就不是真正的「知」。看見好的東西心裏面自然會喜歡,並不用專門去立一個心來喜歡。鼻塞的人看到臭的東西不知道要厭惡,是因爲他沒有聞到、不知道這個東西臭。先生還說道:
「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以此純乎天理之心,發之事父便是孝,發之事君便是忠,發之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
除卻了私欲的因素,人心就是純粹的、合乎天理的。本著此心去待人接物,自然能夠符合忠、孝、仁、信等美德。
此外,在個人修為上要注意的是,由於知行合一,所以惡念的產生就是惡的實行。根除惡念,才能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如果要追求良知、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就必須在幾個工夫上用心:
§致良知:
「致良知」就是徹底根除心中的惡念的方法。陽明先生說道:
「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然在常人不能無私意障礙,所以須用致知格物之功,勝私復理,即心之良知更無障礙,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則意誠。」
雖然人心自然知道孝、弟和惻隱,但是一般人會因爲私欲而使得這種「知」被蒙蔽了,所以必須以「致知格物」的方法來去掉私欲、回復天理,而致知只是要讓心不被私意所阻礙。關於格物,先生說:
「隨時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
可以知道先生所謂的「格物」是從事情上來尋求良知,這個跟後面會提到的「事上磨練」有關。先生還說:
「凡謀其力之所不及而強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為致良知」
這種説法就免除了朱熹一味追求極致的「格物致知」的弊病。

§誠意:
陽明先生說道:
「惟天下之至誠,然後能立天下之大本。」
想要「致良知」、達到「知行合一」,就得注意到「誠意」的工夫。「誠」是「僞」的相對詞,「誠意」就是「誠其意」。如同《傳習錄》上面提道的:
「善能實實的好,是無念不善矣;惡能實實的惡,是無念及惡矣。」
就是説,誠意到了極點,好惡都是從本心自然流瀉的,屆時知行自然合一,自然就有了良知。

§謹獨:
「謹獨」也就是「慎獨」,陽明先生說:
「人若不至於此獨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處用功,便是作偽。此獨知處便是誠的萌芽。…此一立立定,便是端本澄源,便是立誠。」
在別人看不到的方面也用心去做,才是真正做到「誠」。

§立志:
陽明先生說道:
「學問不得長進,只是未立志。」
也就是說,人們求學問時往往是因爲缺乏一個「立志」的工夫,才會導致沒有進步。先生還說:
「所謂困忘之病,亦只是志欠真切。今好色之人,未嘗病於困忘,只是一真切耳。」
「持志如心痛,一心只在痛上,豈有工夫説閒話管閒事?」
如果所立的「志」像好色這麽真切、如心痛那麽專一的話,就是真切的「志」了。至於如何「立志」,先生說: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善念存時,即是天理。此念如樹之根芽,立志者長立此善念而已。」
這就是要求人們要做到 「立志為善」。綜合起來說,講心學的人要先立一個為善的志氣,從 「慎獨」的工夫做起,久了以後便能 「誠意」,然後才能知道 「知行合一」的本體,屆時自然能夠悟得 「良知」。

§事上磨鍊:
陽明先生說道:
「人需在事上磨鍊,做功夫乃有益。」
這個「事上磨鍊」是前面提過的「致良知」的要點。先生所說的:
「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過,少不及者。才過便非心之本體,必須調停適中使得。…天地自有分限,不可過也。」
意思就是說,過度的情感表現就不是心的本體了,也就不是 「良知」。因此必須從事情上磨鍊自己的喜怒哀樂,讓這些情緒表現恰到好處。

至於陽明心學的宇宙觀,根據陽明先生的説法,人是天地的心。人的心是靈明。先生説道:
「可知充塞天地中間,只有這個靈明。我的靈明,便是天地的主宰。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地沒有的的靈明,誰去俯他深?... 離卻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了。我的靈明離卻天地鬼神萬物,亦沒有我的靈明。」
這個「靈明」既是天地的主宰,又不能夠獨立存在。先生又説:
「目無體,以萬物之色為體;耳無體,以萬物之聲為體…心無體,以天地萬物感應之是非為體。」
所以我們可以推知,「靈明」就是心的感應,在這裡以心的「感應」來融通心物,説明天地萬物與我同體,可見陽明心學並不是陸象山那種唯心的學説,而是折衷了心、物兩派。曾經有一個陽明先生的朋友問道:
「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先生答道:
「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可見除了心裏的感應以外,重點還在於看與未看這兩個動作。未看的話,也不會有這個心的感應。從這裡可以明顯看出,陽明先生的心學並非是唯心的。

中國古代的學術派別往往會定義出他們自己的「聖人」,通常是該學派爲人、修行的最高典範,陽明心學的「聖人」就如同陽明先生說的「好善如好好色,惡惡如惡惡臭」,也就是能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的人。

以上是我對陽明心學的初步理解,這種沒有經過仔細閲讀相關典籍所得到的結論,想必難免存在許多錯誤,所以本文只能權且作爲一個筆記而已。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謝謝 這篇寫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