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4日 星期日

從賈島的《尋隱者不遇》談學道求法的態度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尋隱者不遇•賈島

這首《尋隱者不遇》是唐代詩人賈島的代表作,全詩的用詞淺白簡略,卻蘊含著深長的意味
,很能引人入勝。從字面上看來,這是一首描述尋友未遇的過程的敍事詩。或許詩人的原意就只是去記錄一件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然而他的一句“雲深不知處”卻留給包括筆者在内的讀者很大的想象空間。

詩人賈島所處的時代背景
唐朝,是一個佛、道思想盛行的時代,道教更被奉為國教。當時宗教的影響所及遍佈了當時的各個社會階層,就連許多著名的文人,如王維、白居易、韋應物、賈島等,他們本身都具有相當的宗教素養,所交遊的對象也多有僧道之徒。在他們的作品裏面時常有意無意地展現出某些宗教哲學的意境。

賈島跟宗教的淵源更是比一般的詩人還深。他曾經做過和尚,在大多數以文人身份出身的詩人圈子裏面,賈島的出身很特別。他的發跡也頗有傳奇性,據傳他在洛陽的時候,因為作詩批評禁止和尚午後外出的禁令,而被
名臣韓愈發掘出來。

如果從作者與宗教的淵源著眼,以佛、道宗教哲學的角度來看這首詩,更會讓人感覺出這首詩的耐人尋味之所在。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裏,筆者開始嘗試從學道求法的觀點來看這首詩,體會出它所表達的一個學道求法的正確心態首先,我們把詩裏面的童子看作是指引我們方向的師父;再者,把詩裏面那位身在山中、不得相見的師父視為我們所要追求的“大道”。這樣一來,整首詩的意義就能解釋為:師父只能指點你一個大致的方向,真正的大道要靠自己去追尋。

道家經典《道德經》裏面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和佛家經典《金剛經》裏面所講的「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同一個道理,都是告訴我們大道本身不可言說的特性。將這個觀念推而廣之,在學道求法之時,我們也不能拘泥於經典本身的字面意函所謂的“師父”在大道面前也只是一個“童子”,只是他們比我們更知道大道所在的“方向”和求道的“方法”罷了。即使是熟習了經典,也只不過如同熟悉了船隻的駕駛,《金剛經》中的「筏喻」說的就是這個。船筏(比喻用語言表達出的佛法)只是一個用來渡衆生的工具,一朝到達了彼岸(比喻求得了真法)以後,就可以棄船登岸。把船筏當作彼岸、把佛法當作涅槃,是絕對錯誤的想法。

佛教禪宗「不立文字」的做法就是為了避免人們的思考被語言、文字所制約。無獨有偶的,道家也有類似的觀念。道家經典《莊子》的《天道》篇裏面提到的「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而世因貴言傳書。」就是說語言對真正意義的表達已經很有限了,更何況是文字!本著這樣的思維,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裏面提到的「好讀書,不求甚解」就是最好的讀書態度

總之還是一句老話: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在學道求法的過程中,“依樣畫葫蘆”只是一個必經的學習歷程,不可言說的“大道“本身還是得靠自己去揣摩。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很好的意境!誠如佛所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東西〞不是用眼睛、耳朵亦或意念能求得,也不是一個能抓住不放、說〝它〞就是〝那個東西〞的東西。

  但〝那個東西〞似乎也離我們不遠,佛認為眾生都是佛,佛印說「狗屎是佛」,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看來〝那個東西〞又在最平常最低下的地方,一點也不像想像中的飛天放光那麼神奇。

  也許得到〝那個東西〞的人,他也沒必要說了,要他說,他也不知從何說起,所以只能〝勤而行之〞,再逼他說,只好無奈的先擠出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訪者與隱者,都在同一座山中,相距並不遠,只是雲深不易找尋,問童子也沒有用,只能靠自己去找,山上雖有尋常的道路,但要找著採藥的隱者,也不能走常道了。

  話說回來,又為什麼一定要找到隱者呢?起了執著的念頭,反而容易在雲深的山中與隱者失之交臂,不如在原地等他回來,這也不失為一「道」。

匿名 提到...

所謂的“師父”在大道面前也只是一個“童子”
喜歡這句話

前來拜年
新年一切順利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