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

永遠的他鄉-高更作品展

名稱:永遠的他鄉-高更
展期:2010/11/27 - 2011/02/20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一樓1A~1B
連結:
http://www.tfam.museum/TFAM_Exhibition/exhibitionDetail.aspx?PMN=1&ExhibitionId=392&PMId=39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次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的高更作品,包含了雕塑、版畫、扇面畫、油畫等類型。雖然未見那幾幅較具盛名的經典之作,但也算是有廣泛地涵蓋到不同時期、不同種類的作品,使觀者得以感受這位在西洋繪畫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畫家的多變畫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更以其後期在南太平洋小島-大溪地所創作的原始風格繪畫著稱於世,因此他的作品風格在我印象中比較像是一種近似於原住民藝術的樸拙。這樣的風格在他的雕塑作品中展現得最爲明顯,而這次展出的雕塑作品除了具有原住民圖騰風格的《奧維利(野蠻人)》等作品以外,最令我詫異的是《有貝殼的偶像》與《飾有珍珠的偶像》兩個銅雕作品,除了側邊及背面的原住民圖騰式浮雕以外,「偶像」本身的造型與姿態竟然都酷似於佛像。對照高更中後期的一些言行和作品風格,可以想見當時的他對佛教事物應該有某種程度的接觸。

不同於在高更中後期的畫作中時常可見的斑斕用色,他的版畫作品在色調和構圖等方面普遍顯得較為幽暗、陰鬱,比較突顯出其作品所内含的灰色成分。這次展出的《惡魔在說話》就是一例,夜間躍動的篝火旁圍坐著幾個形象模糊的黑色身影,呈現出的是一種隱約的不安。此外,許多版畫或其他繪畫作品中人物俯臥傾聽、蜷縮的姿態也透露出不安的心態。

至於高更作品的大宗-繪畫,在這次展覽中按照一般方式被分為前、中、後期。前期的畫作具有濃厚的印象主義色彩,多以風景、靜物和人物為主題,而以細碎的色塊組合成模糊印象式的構圖,時見陰天、多雲之類的暗色調畫面。

在中期的畫作中,《馬丁尼克風景》出現了大片色塊的構圖,以及具有東方式皺褶的山脈畫法。《阿爾風景》中出現了鮮豔大膽的用色。《坎培爾水罐》中,桌布與背景之間的連接方式令人想起《睡眠的女孩》,背景中還出現幽靈和裸身的原住民之類的形象。此外,還有扇面形態的畫作《浴者的扇面》,特別的是那紅色水波的畫法。整體看來,中期畫作已經漸漸擺脫前期的印象主義色彩,開始出現與後期畫作相銜接的原始趣味以及幻想意象。

這次展出的後期畫作只有《三個大溪地人》和《西瓦瓦島的巫師》兩件,前者展現的是標準的大溪地時期那種呈現原住民肉體之美的作品,後者則含有在後期作品中時常出現的神秘意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溪地無疑是高更一生所鍾愛的地方,而對於這樣一個地方,他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從他的一些文字作品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他的詩作《天堂》中,是這麽形容大溪地人的:「他們只知人生裡的美妙事物,那就是唱歌和愛情」。他還以「雌雄同體」來形容大溪地人,顯然他對這樣裸露、黝黑而健壯的身體情有獨鍾。

面對這樣一個富含質樸美感的地方,高更用大膽而奇幻的色彩來描繪。他在詩作《色彩》中形容自己對色彩是「謎一般地運用」。事實上,高更對大溪地的觀察並不止在色彩和形象方面。他的大溪地生活筆記作品《Noa Noa》所採用的「Noa Noa」這個名字其實是一種謎樣的香味。此外,當地的音樂也是他關注的對象,並思索著音樂和繪畫之間的關係。

高更的作品其實還有點稚拙之趣。這次有看到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所講的一句話,他是這麽說明自己的創作理念的:「想創造非常簡單的藝術…像小孩一般傳達我内心的感受。」我想原因應該在於他常常把一些概念性的東西形象化地表現出來,例如他後期的作品中常見的惡魔和騎馬遠去的背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次還展出深受高更影響的「阿凡橋畫派」畫家的作品。例如莫里斯•德尼的《神秘的布列塔尼收成》,令人想起高更的《黃色基督》。此外,還有阿曼•西更的《惡之華》等具有高更作品色彩的作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