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言:
可曾細數過腦海中的那些記憶?
有段時間特別喜歡探訪那些遙遠而未知的地方,經常就是背著一個將近自己體重的三分之一的大背包去長途旅行。在那通常比較克難的物質條件下、尤其是當自己一個人獨行時,時常會覺得自己就跟這個大背包、還有裡頭裝的那幾件基本的衣物、幾樣基本的用品相依為命。當全部的家當就只有少數幾樣東西時,失去任何一樣的感覺都會比平常時來得明顯許多,可是偏偏東西的遺失、耗損都是旅行過程中常有的意外。
這讓我不由得去思考,如果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留下一樣東西時,我會選擇的是什麼?一開始想到的是旅行過程中所拍攝的照片,畢竟影像是最忠實而直接的記錄形式。後來我漸漸懂得從視覺以外的角度去感受旅行,就開始覺得最珍貴的應該是旅程中的記憶。因為在人的記憶中,除了比較容易利用工具來記錄的影像、聲音之外,還有難以去記錄的氣味、味道,以及更難用其他記錄形式來類比的心理感受。記憶並不需要外部的物質來維持,它儲存在每個人的腦海裡,偷不去也搶不走。這麼說來,一趟旅行之後所能留下的,再怎樣至少還有記憶吧?
經歷過讀書、考試的人多會有這樣的經歷,有些東西明明才讀過而已,上了考場卻只依稀記得它的影子、說不出它的名字來。書到用時方恨少,人的記憶也是如此。記憶裡的東西,往往在你正需要的時候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不曉得飛到幾重天去了,一時也難找得回來。至於那些殘存的記憶,也可能會忘記究竟是在哪本書上讀到的知識,還是只是道聽塗說來的謠言,甚至可能是自己的親身經歷。
記憶,原來是這麼的不可靠啊!偏偏一個人的愛憎、以至於做事的原則,多源自於那些好的、壞的、對的、錯的記憶所累積起來的經驗。某些個人經驗甚至成了公認的知識、以至於真理。只是即便是真理,隨著時間的推進,原先以為的真理可能會被推翻、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新的真理。真理尚且如此,那些個人的經驗、愛憎、原則又如何呢?
也許我們必須對記憶作選擇吧?如果必須選擇的話,哪些是該留下的?選擇的標準又是什麼?又如何判斷它們的好、壞、對、錯呢?也許該考慮更極端的狀況,如果失去了所有的記憶,一個人是否還會有同樣的愛憎?是否還會有同樣的思考方式?是否還會做同樣的事情?一個丟失掉過去的人,還會是原來那個人嗎?那麼,記憶對一個人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如果能夠去掉不好的記憶,只留下美好的回憶,是否是件好事呢?
也許我還沒有確切的答案,但我現在確定的是,我會學著像孩子一樣去看、去聽、去想,讓每一個記憶都是嶄新的,無論是書本上的知識、道聽塗說來的事情、或是親身的經歷。
Dedicate to Y.H.L.
二零一二年(壬辰)九月十八日 松下問童子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