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窗景 (2/2) / Window Scape (2/2)

以觀景的功能而言,窗戶為觀者提供了以特定角度觀看景物的空間。而除了窗戶以外,其他類似的建築元素例如門也可以達到這樣的功能。此外,這些建築元素也以其個別的結構特性創造出不同於窗戶的視覺效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涼亭與迴廊
由於同樣具有四面八方敞開的窗戶,涼亭的採光結構類似於塔,往內有多光源視覺效果,往外則有全方位的觀景角度。於涼亭主要是作為休憩使用,一般會特別講究周遭的視野,與一般建築物和塔相比它的觀景功能更為凸顯。此外,也由於其體積一般比較小而便於作觀景考量的設置。迴廊的設置與大型建築物的庭院造景息息相關,同樣也可創造類似於窗戶及涼亭的視覺效果。

中國‧江蘇‧蘇州‧拙政園-園林中的涼亭的設置往往是為著展現其巧妙的造景,許多有趣的造景元素可以從亭中的某個角度觀察到,讓觀者得以在一個定點上一覽設計者的巧思

印度‧Uttar邦‧Agra市‧Agra堡-從Agra堡眺望遠處的泰姬陵,當年遭到篡奪自己王位的兒子軟禁的泰姬陵建造者沙賈汗 (Shahjehan) 就是以這樣的角度眺望自己一生鍾愛的妻子的陵墓

中國‧江蘇‧蘇州‧拙政園-圍繞庭院設置的迴廊配合門等其他建築元素,給觀者創造了豐富的視覺體驗



§ 柵欄
柵欄雖然主要不是作為觀景用,但也可以為想要一窺柵欄內外景色的觀者創造類似於窗戶的視覺效果。

印度‧Madhya邦‧ Sanchi-石造的柵欄有著厚重的質感,上頭那些有著千年歷史而風格略顯樸拙的雕刻在這厚重上增添了幾分活力,從狹窄的縫隙中看出去是一個迷人的田園村莊景緻

印度‧Bihar邦‧Bodh Gaya‧摩訶菩提寺-仿古式的圍牆隔離了兩個世界,從牆外看進來是莊嚴聖潔的佛教淨土,從牆內看出去是典型的赤貧的東印度小村莊,隱隱約約還有一對對無言訴說的眼睛


§ 橋孔
橋孔作為橋墩之間的間隙,其形制時常因應於力學需求而形成較大的拱形,因而製造出較低角度的視角。此外,也因為其間常有水流過的特性,往往還附帶地創造出倒映的視覺效果。

中國‧上海‧豫園-從橋孔中只能看到近處的河道,令人不禁發問這水究竟會流到哪裡去

中國‧雲南‧麗江‧麗江古城-在夜間燈光的照射下,整個石造古橋的橋身倒映在水面上,遠處、近處的燈光連同橋身的倒影皆隨著水流而顫動,一片令人炫目的波光粼粼


§ 柱廳
柱廳常見於體積較大的單一建築體,最初是出於力學上的支撐需求而設置。而隨著建築美學的發展,它也成了重要的裝飾元素之一,例如十八世紀興起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就在柱子的形制上有特別的講究。有別於一般較為單一的窗戶,眾多柱子共同創造出的視覺效果一方面較多地遮蔽觀景的對象,另一方面其本身有較豐富的光影變化效果。

中國‧甘肅‧甘南‧郎木寺-紅色系的木造柱體在午後的日光中吐露出一種安祥的靜謐

印度‧Uttar邦‧Agra‧Agra堡-眾多整齊排列的柱體營造出深邃的視覺效果

印度‧德里‧Bodh Gaya‧Qutb Minar塔-雕工細膩而排列密集的柱子作為走廊的支撐結構,營造出的是奢華的美感


§ 門
門與窗戶是房屋最主要的開口設施,儘管前者由於結構相似的關係也能達到後者所具備的通風、採光、觀景等功能,兩者在基本的設置目的上並不相同。前者的目的是作為進出房屋的出入口,相較於後者多了空間轉換的功能意義。由於要藉以進出房屋內外,門在結構上一般必須具有至少能容許人身通過的大小,並需要與道路連接。

日本‧四國-薄薄的木門配以紙糊的窗戶,輕盈的質感彷彿不想在內外之間製造太嚴謹的區隔

中國‧甘肅‧甘南‧郎木寺-一道門隔開的是高原上的明媚日光與幽暗深沈的藏式經堂,濃烈彩繪的木門給人一種無比的厚重感,登堂入室之前不免要經過一番推敲

中國‧上海‧豫園-園林中蜿蜒設置的牆壁隔開了不同的造景空間,牆上的門往往開得頗具巧思,讓人走幾步路就能有柳暗花明的體會

印度‧ Uttar邦‧Agra‧泰姬陵-泰姬陵側邊的副屬建築的門成了風格獨特的相框,如果你夠耐心的話可以從日出看到日落,看著這座聖潔的伊斯蘭式白色建築在不同的光照下所展現出的不同風情

印度‧ Punjab邦‧Wagah邊境-在這裡國界是一堵連綿的牆,牆上開的門就是所謂的國門。在聞名於世的印巴邊境降旗儀式上,印度軍的卡其色軍服與巴基斯坦軍的黑色軍服之間的明顯顏色差異凸顯出雙方壁壘分明的對立。劍拔弩張的動作雖然只是一種表演,卻也流露出幾分肅殺之氣

不丹‧ Phuntsholing ‧印度邊境-儘管這裡的國界也是一堵連綿的牆,少了對立氣氛的情況下,它多半只是一個象徵性的文化區隔而已。這個造型特別的國門濃縮了不丹地方特色的建築元素,包括略呈倒放的盤子形狀的屋頂,以及略呈山字形開口的窗戶


§ 門樓/牌坊
同樣允許人們穿過其中,門樓和牌坊這兩種建築元素與門之間的主要差異在於它們在結構上獨立於房屋之外。其中門樓一般會與外牆連接而作為較大規模的建築體的出入口,牌坊則一般獨立存在而純粹作為裝飾品使用。由於門樓和牌坊在功能和結構上都與門類似,因此同樣能達到與窗戶相似的視覺效果。

中國‧安徽‧黃山‧榶越-在進入這個古老的村莊之前,一路上先得經過多座高聳的石造牌坊。接連設置的牌坊儘管有著壯觀的視覺效果,卻也令人有種越走越沈重的感覺。也許沈重的並不是牌坊本身的重量,而是它所承載的一代代的家族榮譽

中國‧浙江‧杭州‧西泠印社-石造牌坊的簡樸質感巧妙地將人文融合在大自然之中。在山丘上的小徑彎折處設置這樣的東西,強調出的是峰迴路轉的感覺

印度‧ Himachal邦‧Kinnaur‧Chitkul-村莊邊緣的一堵牆是人與大自然之間象徵性的藩籬,聳立的門樓則彷彿宣示著人類文明在喜馬拉雅山脈深處這個大自然佔有絕對優勢的地方的立足,而它結合了夯土、石材、木材的材質則像是在暗示著對大自然的不離不棄


§ 甬道
沿著小徑側邊設置的建築體起到了限制視野的作用,與此同時也遮蔽了部份的光源。因此除了類似於窗戶的視覺效果之外,相對昏暗的採光營造出的是幽靜的感覺。

日本‧四國‧香川‧金刀比羅宮-穿過山林間的小徑兩側分別設有欄杆及石碑,形成長長的甬道通向山林深處。欄杆、石碑的遮蔽,加以初秋時節依然扶疏的樹影,為小徑上的風景增添了幾分蕭瑟的秋意

印度‧Jammu與Kashmir邦‧Ladakh‧Likir寺-樓梯這種常見的建築元素時常由牆壁圍繞其周圍而形成甬道的形式。當走進這種有轉角的樓梯時,每每讓人油然而生一種期待-期待的是那另一頭的柳暗花明

中國‧甘肅‧甘南‧郎木寺-環繞寺廟周圍的轉經道被加蓋設計成走廊的形式,照顧走過的人們免於日曬雨淋。虔誠的信徒想到這點,多半會記得感謝一下佛陀的慈悲吧。帶著一顆虔誠的心轉呀轉的,不知道在下個轉角處是否會有什麼奇妙的相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說人們藉由窗戶得以用特定的角度觀看事物,而每個人自己身上的靈魂之窗-眼睛,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眼睛的物理功能固然會造成視力好壞的差別,但影響更多的應該是決定人們怎麼去「看」的心理因素。決定人們怎樣去「看」的,除了先天的智力、性格等因素之外,後天的知識、文化背景、價值觀等因素我想應該是其中更重要的吧。

或許當初友人所說的這句:「窗戶是建築物的靈魂」之所以會引起我的注意,是因為這句話在我心裡隱約產生了這樣的對應吧。從生活中體悟奧妙的道理,發現娑婆世界的美妙之處,真箇是人生的一大樂事啊!


沒有留言: